推广 热搜: 云南  光伏  1*1  组件  江苏  陕西  2022  电力  !(()!|*|*|  电池片 

“跨界融合”实现多能互补 “光伏+”模式成为产业发展“新宠儿“?

   2023-07-14 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媒体2360
核心提示: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,我国光伏发电应用模式的越来越多样化,光伏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

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,我国光伏发电应用模式的越来越多样化,光伏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。


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,光伏产业正迎来“高光时刻”。过去十年间,我国光伏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: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/3,新增装机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,累计装机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……


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光伏产业无疑成为了我国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渠道。同时,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取得全球竞争优势,光伏产业实现端到端安全可控,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兴产业。


数据显示,2022年,光伏发电超越风电跻身全国第三大电源,新增装机创下历年新高;2022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87.41GW,截至2022年底,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达392.61GW,其中,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1.114GW,再次实现对集中式电站的赶超,已成为新增装机主力,占当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8%以上;截至今年5月底,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.5亿千瓦,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。


在数字喜人的同时,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,我国光伏发电应用模式的越来越多样化,光伏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。


自国务院印发《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》以来,“光伏+”模式确认为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。河南、浙江、安徽、宁夏、四川、上海等地,均出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或碳达峰实施方案,从多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出要求,鼓励“光伏+”,要求工业企业、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。


可以说,“光伏+”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。那么,“光伏+”模式到底是如何实现“1+1>2”的?主要又有哪些应用?未来将如何发展?今天,请跟随《中国科技信息》一起来了解“光伏+”。


创新模式实现多能互补和综合利用


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,包括沙漠、高原、平原等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,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、应用模式也愈发多元化、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,“光伏+”概念应运而生。


那么,究竟什么才是“光伏+”?其实,它是指光伏发电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应用,通过将光伏技术与其他能源技术、行业或领域相结合,实现更多样化、综合化的能源利用和增值应用。“光伏+”的概念源于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。


传统的光伏发电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,不足以满足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同时,新建传统光伏项目的用地趋近紧张,且有些传统的光伏项目会使土地的生态承载力降低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光伏+”应运而生,将光伏技术与其他能源形式、行业和应用领域相结合,实现多能互补和综合利用。


总之,“光伏+”模式,除了经济效益好以外,还具有零噪音、零污染、零排放等特点,这使其成为供热、交通运输和能源等社会公共领域最佳的能源解决方案。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和储能技术的发展,未来将会实现更多领域的能源解决方案。


应用场景广泛 投资价值不断提升


从屋顶到地面、从山地到戈壁、从湖海到高原……谈到“光伏+”的实际应用范围,可谓上天入地、无所不能,“光伏+”装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,投资价值不断提升。


那么,“光伏+”模式目前都有哪些具体应用呢?首先,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无非是“光伏+储能”了,这种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结合,通过将白天产生的太阳能电力储存起来,以供夜间或低能量需求时使用。这种组合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,实现可靠的能源供应。这种应用方式可用于电动车辆充电,从而降低交通运输的碳排放,推动绿色交通发展。


其次,“光伏+建筑”“光伏+农业”“光伏+水利”也是近些年来较为流行的应用场景:将太阳能电池板集成到建筑外墙、屋顶或窗户等部位,实现建筑自发电的同时,也为建筑增添了美观和功能性;光伏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,例如在农田上架设太阳能板,为农业设施和灌溉系统供电,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效益;将光伏技术与水利工程相结合,例如在水库、河流或灌溉渠道上安装浮动式太阳能电池板,为水利设施供电,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和效率。


此外,还有一种创新的能源应用模式,“光伏+加油站”将光伏技术与传统的加油站结合,旨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加油站提供清洁、可再生的能源,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化石燃料。


“光伏+”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


自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《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》以来,“光伏+”模式确认为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。河南、浙江、安徽、宁夏、四川、上海等地,均出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或碳达峰实施方案,从多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出要求,鼓励“光伏+”,要求工业企业、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。


2022年6月29日,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《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,提出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,创新“光伏+”模式,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。


可以说,在政策支持、市场关注的双利好因素影响下,“光伏+”模式迎来了新的机遇,但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露,例如“光伏+农牧业”项目的配套产业专业化有待加强;“光伏+居民屋顶”存在推动障碍;光伏发电消纳仍存隐忧;电力市场竞争尚无保障;光伏发电波动性强,“能源安全”成隐患;光伏电站运营面临多重风险;光伏板回收体系有待完善。


对此,专家认为光伏产业需要产业链各环节企业、公众和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,要解决上述等问题,最关键是要强化企业主导地位,推动光伏装机倍增,同时提高公众参与度,助力光伏发展。此外,还应健全光伏产业政策,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未来,“光伏+”将更广泛地拓展应用场景,光伏的上、下游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更加向好的局面。与光伏融合的产业,一方面可以获取到低度电成本的电力资源,从而降低产品成本;另一方面,特别是钢铁、煤化工等能耗较高的行业,可以通过“光伏+”实现低碳化转型,最终助力双眼目标的实现。
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今日头条
推荐图文
推荐今日头条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